10月30日下午,以“理解中国:多元一体与中国道路”为主题的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“中华民族共同体汉学国际会议”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召开。作为第二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平行会议之一,此次会议由民族画报社、北京语言大学承办,邀请了来自美国、澳大利亚、阿根廷、丹麦、冰岛等23个国家的31位国际汉学家参加。
会上,前丹麦驻上海总领事、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前外方院长曹伯义(Carsten B. Thogersen),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客座教授薄国强(Roland Boer),阿根廷拉努斯国立大学、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何广思(Girado, Gustavo Alejandro)等19位中外专家围绕“国家认同与政治共同体建设”“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富裕之道”“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交融之道”等三个分议题,解读多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的构建路径,探讨中国等多民族国家在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等方面的治理经验,讲述中国与全球南方、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等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历史与现实。民族画报社总编辑杨新华,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、“一带一路”研究院院长徐宝锋出席会议并致辞。
与会专家认为,中华文明自古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,承认和尊重文化多元性、文明多样性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中国完成了政治共同体的构建,各民族在文化交融、共同发展中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。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,当下的中国仍在不断探索,通过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,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这为世界多民族国家的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借鉴。南非大学姆贝基非洲领导力学院高级研究员谭哲理(Paul Tembe)认为,民族国家和文明型国家的理论为理解国家认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,民族国家强调领土和公民身份,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,更加强调文明的连续性以及对共同价值观的追求。复旦大学讲师石昊(Pedro Henrique Vigné Alvarez de Steenhagen)提出,中国所强调的国家认同,不仅是国家层面的统一,更是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多元并存、与世界各国的文明互鉴。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白伊维(Ivica Bakota)以“南斯拉夫解体”为案例,指出各国需维护国家认同并解决内部矛盾,从而保障国家的稳定与繁荣。
在谈到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时,与会专家表示,中国与西方的对话交流历史悠久、影响深远。当今世界,中国与国际社会更是在经济合作、人权事业、文化保护等方面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。前丹麦驻上海总领事、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前外方院长曹伯义(Carsten B. Thogersen)认为,从中国上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,到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三大全球倡议的提出,中国聚焦全球多重危机挑战交织叠加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实际,顺应时代潮流、契合时代需求,以实践出真知,不断提出“中国方案”。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客座教授薄国强(Roland Boer)指出,共同性体现为人们的“相互依存关系”,建构共同体是人们的现实需要。中国提出的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时代精神,站在了人类命运的制高点上。
会前,与会汉学家参观了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”。该展览用1500多件文物古籍,全面呈现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,以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考古实证。
2025-01-01
2024-12-31
2024-12-30
2024-12-27